• 多學科研究/DoS
  • 風格與流派/G&C
  • 電聲音樂學/MEM
  • 表演與展示/PPP
  • 製作與處理/SPM
  • 音樂與結構/Str
  • 术语表
    Glossary
  • 参考文献
    Bibliography
  • 资料作者
    Authors
  • 研究人员
    Researchers
  • 新闻
    News
  • 链接
    Links
  • 讲座
    Lecture
  • 音乐会
    Concert
  • 共同体
    Community
  • EARS 2

搜索
Search

Home Page

liaolinni's Contribution

术语评论/Comments

评论/Comment ID内容/Content日期/Input Date术语关联/On Terms of
277

聞聲自古到今多為“聽聞聲響”之意,亦有“聽聞消息”或“景仰有聲望之人”的意思。

1、聽聞聲響

明代沈明臣《凱歌》:“銜枚夜度五千兵,密領軍符號令明。
狹巷短兵相接處,殺人如草不聞聲。”

至今日一般深入民間信仰的觀世音法門中的:“聞聲救苦觀世音菩薩”,皆為此意。

2、聽聞消息

唐代李延壽《南史•任昉傳》:“褚彥回嘗謂遙曰:聞卿有令子,相為喜之,所謂百不為多,一不為少。由是聞聲藉甚。”

明代沈德符《野獲編》第十八卷刑部立枷:“當時人心大快, 佐以此得縉紳聞聲。”

3、景仰有聲望之人

春秋時代鬼谷子(王詡)《鬼穀子•內揵》:“君臣上下之事,有遠而親,近而疏,就之不用,去之反求,日進前不禦,遙聞聲而相思。”

2015/7/22 5:12:34Acousmatic
276

聲聞為佛教專有名詞

在佛教法門中有修習解脫道(解脫生死)的小乘與修習菩薩道(解脫生死而不離生死,乘願還度娑婆度化有緣眾生者)的大乘之別。

在小乘法中分為二類:

1、出生於佛佗在世之時的聲聞,藉由聽聞佛法修習四諦法(苦 集 滅 道)與三十七菩提分而得解脫道者,最高果位為四果阿羅漢。

2、出生於無佛住世之時的緣覺(亦稱 獨覺或辟支佛),憑自身宿世智慧因緣,自行修行十二因緣法(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)而得解脫者。

2015/7/22 5:10:05Acousmatic

文献读物/Readers

读物/Reader ID内容/Content日期/Input Date标题Title

讲座信息/Messages

信息/Message ID内容/Content发布日期/Input Date讲座标题Lecture Title

演出评论/Critics to Concerts 

评论/Critic ID内容/Content发布日期/Input Date主题Theme

作品评论/Critics to Works 

评论/Critic ID内容/Content日期/Input Date标题Title